澳门平价美食攻略:隐藏在街头的米其林推介小食
“澳门很小,城市人口非常密集,新旧建筑混杂。有时候,寻找米其林推荐的街头美食就像寻宝一样。你可能查过地址,并多次往返目的地,但就是找不到店家。后来,你发现一条住宅过道挤满了人。你出于好奇挤过去,果然,世界各地的吃货都愿意排队,毫无怨言。”——摘自《来澳门爱上美食(上)》
1. 利昂咖啡馆
每人:120澳元
地址:氹仔新村沙坑街79号全富新村二期大汇大厦第三座地下Q座(近官业街)
特色:2015澳门米其林推荐餐厅、葡国美食
这是我们4月2日晚到澳门之后吃饭的第一家餐厅,当晚入住酒店后,行政酒廊还开放,而且正有酒会,我和张警官便去凑热闹。
但发现一点都不好玩,也没什么好吃的,查了一下之前的资料,发现这家葡国餐厅距离酒店很近,就和张警官一起走了过去。
店面不大,位于居民区附近,虽然叫咖啡厅,其实是葡式餐厅。因为我们到的比较晚,里面只有几张桌子,也没什么游客。后来快吃完的时候,又来了两桌,听口音,都是澳门本地人,像是家庭聚会。里面的服务员不是很热情,但也挺有礼貌,穿着制服。
因为澳门曾经被葡萄牙殖民过,当传统的葡式美食遇到澳门当地的文化和饮食习惯时,慢慢就形成了最独特的美食——澳门葡式菜,这种菜只有在澳门才能吃到,因为澳门葡式菜的味道在葡萄牙是找不到的。
考虑到夜里已深,而且看到邻桌上菜的份量很足,所以我们就只点了蒜蓉牛肉和浓郁猪排饭两道招牌菜。
蒜香牛肉炸得非常嫩,鲜味十足。咬一口,会感觉油脂在嘴里融化。配菜是一小块土豆饼,炸西红柿和西兰花。土豆饼炸得恰到好处,外脆内嫩。
另一道菜是郭佬猪排饭,点餐的时候看到有两种猪排饭,问了服务员,说郭佬猪排饭的猪肉比较肥,另一种是瘦肉。好吧,半夜来吃,罪过啊!
米饭端上来的时候,热气腾腾,色泽鲜艳,让人食欲大开。酸甜的番茄酱浇在猪排上,肉汁锁住,用刀切开,闻到香味舌头都要掉下来了,切开的时候还能感受到肉的弹性。下面的米饭吸收了番茄酱和肉汁的鲜味,让人吃得停不下来。
澳门葡国菜是融合了葡萄牙菜、马来西亚菜、印度菜和中国粤菜的混合菜系,酸甜口味,我很喜欢。不过每个人对葡国菜的评价也不尽相同,比如张先生就觉得郭捞猪排饭很普通……
听说他们家的烤乳猪、肋眼牛排、非洲辣鸡(不是脏话)都很有特色,下次去澳门可以尝尝。
此外,使用银联卡支付还可享受10%的折扣。
2【义顺乳业公司】
每人价格:30澳元
地址:澳门半岛新马路381号
特色:百年老店
义顺牛奶公司在香港和澳门开了多家分店,我走在新马路时偶然发现了这家老店,店面很小,门口要排队,进去后老板会邀请大家一起坐一张桌子。
点了招牌双皮奶和姜母奶
奶味很浓,但不算惊艳,吃完这个我甚至开始怀念北京南锣鼓巷的双皮奶了,印象里这两者没太大区别。
但因其名声大噪,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,门口总是排着长队。
3【香记面馆】
价格/人:45 元
地址:澳门半岛福隆街68号地下
特色:澳门老字号美食家蔡兰推荐的面馆
香记的竹筒面在澳门很有名,尤其美食家蔡兰先生推荐,据说招牌虾面是老板亲手做的,包括辣椒油。
店里还是有澳门小吃的特色的,很小很小,但是却挤满了人。
等待吃饭的张警官。
店门口的制作室半开放给顾客,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碗竹筒面的制作过程。
小伙一气呵成把面煮好,然后老板过来再撒上自制的虾仁等调料,很快,一碗鲜香的竹筒面就端到了你面前。
虾很新鲜,面条很有嚼劲,这是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一季介绍过的用竹子压成的面条。
除了这道必吃的面条,我们还点了腐乳猪脚和金沙鲮鱼丸,味道也很独特。
份量不多,但价钱也不贵,听说面条也很好,值得再来。
4【加点鱼翅】
每人:45澳元
地址:澳门半岛福隆街18号
特色:独一无二,澳门老字号
在香记面馆吃完饭,沿着福隆新街走,没多久就看到一家不起眼的店,店前排起了长队,门上贴着一张告示:此店独一无二,不再有分店。
因为已经在香记吃过饭了,所以也没动力去排队,但发现很多人都是外卖,排队其实很快,就去排队了。快到排队时间的时候,服务员会提前给你菜单,问你要点什么。看了菜单之后,我发现中间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,从30澳币的基础一碗翅丝鸡,到600澳币最奢华的海鲜豪华鲍鱼一碗翅丝鸡。个人觉得碗底都是一样的,只是配料不一样。
我点了一碗普通版的鸡翅(35澳门元)和一碗豪华版的鸡翅(45澳门元),端上来的时候,感觉到里面浓浓的胶原蛋白在沸腾,很烫。
虽然比较粘稠,但是味道还不错,也算是澳门的特色小吃。
5.库里·荣
每人:45澳元
地址:澳门半岛新马路10C号地下
特色菜:咖喱牛杂
前面提到澳门的美食融合了葡萄牙菜、印尼菜、印度菜和中国粤菜,因此这类咖喱小吃在澳门也很常见。
我刚吃完那两碗胶原蛋白,一拐弯就又闻到了牛肉和咖喱的香味,果然,门口又挤满了人。
这家咖喱蓉是连锁经营的咖喱牛杂摊位,牛杂包括牛肠、牛肚、牛肺、牛腩等牛杂,除了这些牛杂,还可以选择各种蔬菜、丸子等配菜,有点像麻辣火锅。选好食材之后,老板会熟练地把选好的食材丢进咖喱锅里煮,这时候你可以选择辣味咖喱锅或者不辣味咖喱锅,全部煮好之后捞起来,熟练地用剪刀剪成小块。牛杂经过耐心的烹煮之后,外脆内嫩,入口即化,最后淋上特制的咖喱酱,令人回味无穷。
6【成记粥】
每人价格:30澳元
地址:澳门半岛新马路营盘街伍家围
特色:300年老字号粥店,招牌菜是鱼片丸子粥。美食家蔡兰先生推荐。隐藏菜单是鱼皮粥,可以问老板直接点。
这家店是我来之前做功课时就列入必吃清单的,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怀念好吃的粥,这是一家只营业到中午,而且只卖早餐的店,所以要早点去。
虽然之前查过位置,但在这条街上走了好几趟来回还是没找到。后来看到人潮聚集,就走近才找到。之前的小吃店不大,但毕竟是店,成记粥直接开在居民楼的楼道里,顾客排队时,居民不断往外挤。按理说,如此不便的事情应该引起众怒,但出乎意料的是,邻居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悦,相反,不少来来往往的人都会和老板打招呼、开玩笑。
操作台
狭窄的过道里摆放着几张桌子,全都坐满了人。
很多在外就餐的人,都会买来粥,然后在对面的小广场上的石桌石椅上吃。
老板很热情,喜欢和每一位顾客谈笑风生。我们坐下后,老板先问我们是哪里人,得知张先生是上海人后,就用上海话说了几句。我听不懂,张先生却笑了。他问我时,我说洛阳,我还以为老板不知道。结果老板开心地用普通话说“洛阳牡丹美艳芬芳”,然后比划了几个手势。后来我离开时,听到老板和后面桌子的一对小夫妻聊天。小夫妻是高雄人,老板说起台湾的事,逗得漂亮姑娘咯咯笑。
两个大锅里盛满了白粥,当你点不同的粥,比如丸子粥、鱼片粥等等的时候,老板娘就会用旁边的小锅,用白粥做底料,熬制新鲜的丸子。
可惜我们点的时候招牌鱼粥和油条都卖完了,有点可惜。
点了鱼丸猪肝粥和牛肉丸粥。
粥很软糯,米香浓郁,咬一口丸子,香甜有嚼劲,喝上一口粥,从胃到脚趾都舒服极了。
门口贴满了成记粥的介绍,还有老板和明星的照片。总的来说,虽然环境很简单,但能看出来他们为了煮一碗粥花了不少心思。毫无疑问,这是我在澳门最爱吃的一顿饭。
下午晚些时候,我又回到了这里。巷子里空无一人,一切都被打扫干净,只剩下一个小摊位。我一时愣住了,仿佛穿越了时空。
7【台湾帝君烤椒饼】
每人价格:18澳元
地址:澳门半岛大炮台街1号C
特色:米其林推荐。
这家店在去大三巴的路上,这里排队的人很多,饼都是现揉现烤的。
老板说他家的煎饼是用猪油和面粉熬制而成,外皮是手擀面皮,一层一层酥脆,撒上芝麻,里面是肉馅和葱花,拌上胡椒粉,咬一口非常美味,是台湾非常有名的小吃,在澳门也很受欢迎。
8【澳门旅游学院教育餐厅】
每人:200澳元
地址:望霞山
特点:连续数年入选轮胎推荐榜
澳门旅游学院坐落在望霞山上,风景优美。听说澳门旅游学院的教学餐厅很不错,因为这个学院的旅游和酒店专业在整个亚太地区都很有名。为了方便学生实习,学校专门设立了这样一个餐厅,周一到周五教学日都开放。餐厅由专业厨师烹饪,学生可以来这里实习当服务员。中午有行政午餐,只要200澳币,包括两道菜和一份甜点自助餐。
可惜我和张警官去的时候正值清明节,学校按计划放假,学院里几乎空无一人,没能享受行政午餐,很遗憾。
餐厅关门了,旁边的展示窗里贴着一周的菜单。
店里还推出了一些简单的餐点,比如一个奶酪火腿三明治只要13澳元,还是很便宜的。这个橱窗广告看着是不是很眼熟?有没有勾起你大学时光的回忆?
9【金玉其外】
人均价格:60澳元
地址:澳门半岛板仓塘街(新马路白马星方向看到Roxy标志后左转上楼梯)
特点:性价比高
由于清明节没能去旅游学院教学餐厅吃饭,我和张警官决定中午去传说中以性价比高著称的“金玉满堂”吃饭。金玉满堂在澳门有三家分店,我们去找的就是白马行分店。
我上下楼梯好几次,都没找到那家餐厅,抬头一看,只见红红的小字“金玉满堂”,可惜清明节期间,餐厅不营业。
不放弃的我们第二天在酒店吃完早餐后又步行到这里,这一次它终于开放了。
这家店在澳门的餐厅中算是比较宽敞的,楼下还有一层。
我点了招牌芥末德式冷咸猪肘,58澳币,一大盘,冷猪肘片沾着酱油和芥末,虽然是肉,但是很有嚼劲,吃起来很爽口,有种吃刺身的感觉。
炸软壳蟹外皮酥脆,软嫩,非常好吃,关键是份量真的超级大。
芒果西米,又是一大碗。
芒果煎饼,芒果味浓郁
这是我在澳门吃过性价比最高的餐厅,适合朋友聚会,不同于其他那些“微型”餐厅,这里的座位宽敞,人越多人均价格越低,同时餐厅的菜单种类丰富,下次去澳门还会再去。
我还曾在其他餐厅吃过饭,但这 9 家餐厅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。
食物没有贵贱之分,人们最享受的可能是米其林三星餐厅的一碗鱼翅,也可能是路边摊的一碗白粥。香港著名美食评论家蔡澜先生曾说澳门的食物比香港好,可能是因为水质偏碱,也可能是因为生活节奏较慢,做工更精细。尝过港澳两地的美食后,我发现澳门的食物更生活化,价格更便宜,但品质更高。
不过说实话,虽然大家都在谈论香港和澳门的美食,但我自己也写了两篇博文来介绍。
但
我依然觉得
想了解美食之都,就来我们大成都吧!
注:以上消费均为自费,与店家无任何商业合作,同时口味点评仅为个人喜好,仅供参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关于作者:
魏晓瑶是一名厨艺精湛、游历世界各地的设计师,热爱烹饪和滑雪,对酒店情有独钟。她出生于古都牡丹,在北京读书,曾游历海外学习设计,曾在加州高山小镇滑雪并设计国家公园,现居上海。她每年飞行百余次,喜欢吃吃喝喝,闲暇时喜欢写故事。感谢收看。